close


直接講聽完滿滿一場音樂會的整體感想好了: 

日本來的孩子們好棒(曾經是類教育工作者的二十五歲男人,稱高中以下的學生孩子不過份吧), 
台灣的大人令人失望。

三個演出團體--
日本廣島市青少年馬林巴室內樂團、台北縣青年交響樂團(協奏兩個西班牙音樂家)、
日本東京玉川學園吹奏樂團 
(玉川的網頁是學生自己架的,應該是某屆弄了之後沒有傳承,已四年沒更新),
只要把中間這個練習我看最多只有兩次的pick up團刪去,就是場安排上接近完美的音樂會了。

pick up團就是找一大群槍手,音樂系學生為主,為了演出而演出;
當然這沒有什麼不好,你出錢請我我覺得價碼合理提供我的技巧,常有的事。
只是大包小包不斷,音不準、小提琴/法國號miss就算了,
Double Bass在全團tacet時獨自衝出,早四小節出來,好你可能只練了一次;
跟擊樂家協奏時為了調音,樂團首席要大提琴首席去敲鍵盤的A, 她竟然用弓屁股去敲木琴!
哇糙今天要是我花錢入場可不可以要求退費啊?
西班牙的兩個大師感覺也不是頂有誠意,長笛吹K. 313只吹第一樂章,擊樂頻頻看譜。

不過這就可以又說回來是主辦單位的問題;你他X的一個晚上塞三個表演單位是怎樣?
音樂會title經典再現根本就是把請來的外國團體擠一場再演一遍,
但時間又太長,要請來的演出者把曲目東砍西砍,就是不砍自己的主持人跟那可笑的頒感謝狀儀式!
主持人穿這麼邋遢好也就算了,你只把自己當唸唸稿的工作人員不事先準備讓人看低是你的事,
但你講話竟然用收樂器音用的mic! 自己搞音樂不知道人聲低頻stop sound被放大聽起來超難過嗎?
還有頒感謝狀!

聽音樂會最討厭觀眾在樂章中鼓掌,跟有主持人串場唸節目單的設計了。

講講好的地方好了,就是日本的孩子們。
有些表演會讓你讚嘆不已;比如說DCI的強隊,第一次看錄影/現場表演,
發現人家走這麼快音吹這麼高這麼大聲,圖形又驚人,會覺得又帥又酷。

日本廣島市青少年馬林巴室內樂團這些八到十二歲的孩子,卻是一種溫暖的感覺。
從Radetzky March, yellow submarine, Astor Piazolla's Tango, Do Re Mi, 到大黃蜂、八木節,
每個人打的部份也是又快又難,卻總是帶著只有這個年紀才有的天真微笑,
自然卻合諧地隨著音樂律動,視覺上活潑又可愛阿!
http://www.west21.gr.jp/4mytown/02%20smile/50702%20keihatu/marinba.htm
有幾年前她們在某處表演的不清楚錄影可看;現場看真的感覺大不同。

可惡的是我們一直大喊encore, 主持人出來說好了好了演完了,還要工作人員把琴都推走;
明明小朋友琴鎚都拿了要再打的!硍!

 

而玉川就是典型的日本樂團,強,乾淨,一絲不苟。
可惜就是國父紀念館不是個好場地,現場balance小糟,銅管跟打擊都埋在木管裡面,
到了第八九首的時候才有比較出來。
可能我比較習慣美式作風,他們在吹比較big band重節奏的嗨歌片段時,總覺得可以再level up,
絕對不是他們辦不到,可能年紀還是輕了點,或指揮的詮釋不往那個方向走吧。

這就是我跨過1/4世紀的那天晚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van 的頭像
    cheevan

    cheevan's thought

    chee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