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群高中老師寫的,目標讀者應該也是以高中生為主;
那天在書店翻了翻,當下決定買來送自己那正叛逆的小表弟。
雖然作者不同,書中的文字處處流露出長輩對孩子溫柔和煦的光芒;
會想說「阿,高中的時候就有人這樣引導多好!」
但認真回憶起來,自己也一路跌跌撞撞後,理解書中的價值;花的時間長,走的路多,
但終究是明白。
16封信分別是
第一封信 人生意義的追求(陳海珊)
第二封信 幸福祕笈(黃同展)
第三封信 有一種交託,只是相信!(胡敏華)
第四封信 「信」就可以了嗎?(周淑梅)
第五封信 人為什麼活著?(劉桂光)
第六封信 你怕死嗎?(何軒盛)
第七封信 勇敢談戀愛(陳炯堯)
第八封信 青澀的愛情性福嗎?──「性福」的必要條件(劉心儀)
第九封信 我們結婚吧?!(林葙葙)
第十封信 天使與魔鬼(林麗雲)
第十一封信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李玉美)
第十二封信 我想做一個好人,難嗎?(彭川耘)
第十三封信 活下去?活上去?(姚翰玲)
第十四封信 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徐玉青)
第十五封信 超越自我,登上巔峰(徐茂瑋)
第十六封信 高中生了沒?(游文聰)
不知道正硬頸的孩子們,能不能在年輕的時候就聽/看進去?
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中學生,以及中學生教師!
--
節錄第七封信 勇敢談戀愛(陳炯堯,台北縣淡江中學教師)
「...適不適合談戀愛,跟年齡沒有關係。事實上,許多成年人都不應該談戀愛。... 這並非年齡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只要是沒辦法把愛情的美好生命談出來的人, 都沒能力談愛情!」
「每個想談戀愛的人都必須先具備四種能力:確認愛情本質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 瞭解情人的能力、擁有真誠追求愛情的的能力。」
「...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要理智剖析自己,面對自己的缺點與矛盾,再奮力修正與超拔...
只是,有價值的事物都必須透過吃苦才能成就其價值;愛情既是極其美好的事物,自然需要極其艱困的努力才能成就。」
--
節錄第八封信 青澀的愛情性福嗎?──「性福」的必要條件(劉心儀,國立泰山高中教師)
「你們面臨的挑戰:身體的發育與衝動,已然宣告你具備性能力也有性需求;但是由於整個社會結構的變遷、飲食的西化,身體成熟的年齡提早到11、12歲,而社會年齡的成熟卻往往延到30歲以後,這使得你有能力享受性所帶來的愉悅,卻沒有能力承擔隨之而來的義務與責任,我們在這近20年的落差之中如何自處?」
『什麼樣的性,可以帶給人最大的幸福感呢?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有愛的性」...它的目標不以展現高超的性技巧或達到性高潮為目的,而是相愛的兩個人以這樣的親密,互相委身、溝通情感,彼此間是完全的託付、堅定的信任與無私的奉獻,將愛情中的體貼、尊重與包容以身體的交融來實踐,達到靈肉和一的完滿。』
『如此說來,「有愛的性」就可以十全十美了嗎?其實不然,除了愛情以外,還需要某些客觀條件的配合。』
『我們可以從容的經營一輩子最重要的幸福——「性」與「愛」,在人格獨立、經濟自主、感情成熟、甚至有穩定婚姻關係的情況下,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享受魚水之歡,又何需急於一時,讓自己在窘迫的情況下,喪失體驗人生最美經驗的機會呢?』
『「性」不能用來證明「愛」;相反地,它會使「愛」受到不少考驗...若能珍視自己的愛情與性行為,在價值紛亂的時代裡,仍舊能夠謹慎的思考、審慎的抉擇、不隨波逐流,才正是「身體與情慾自主」的真義。』
--
約翰福音4章,撒瑪利亞的婦人與耶穌的對話,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