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我在龍門國中,跟另外一位台大戲劇系畢業之半年制表演藝術實習老師(班班老師),
一起開了一個社團;叫做[英文表演社]。
雖然每個禮拜只有兩節課,但是今天期末表演完,才驚覺:他們真的有不一樣!
當初會開英文表演社,起因是因為訓育組長鼓勵所有的實習老師都來開社團
(她說這樣對你們教甄有利啦)。不過學校已經有了英語話劇社,以及戲劇社,
分別由校內兩位英語/表演藝術正式教師指導。
我ㄧ開始是有想過開英語歌唱/看電影學英文之類的社團,
不過後來想說可以跟班班合作,加上只收七年級學生的條件,
可以跟另外兩個已存在的社團做出區隔(當然,兩個人也可以互相cover),
於是在學期初,事就這樣定了。
我還記得,開學的第一堂課,每個學生都一臉屎樣,興趣缺缺;
班班準備了很多活動,我在旁邊使勁帶氣氛仍不見效。
那種上課氣氛會讓你想要趕快結束,下課走人。
後來每個禮拜繼續有英文/表演的活動/練習,再來的劇本創作,排練,上台---
一個學期就結束了!
我覺得逼他們要上台表演,是成長最多最快的一個方法;
因為知道要在全校所有七八年級的同學面前表演,要用自己不熟的英文,要把台詞背起來,
要把"表演"做出來...etc. 有了壓力就會讓你踢自己的屁股。
今天世康演完跑來跟我說,他覺得他一上台居然就不緊張了,也沒有笑場;
他也說學期開始覺得這個社團也許會不好玩,但演出完覺得還不錯。
但是下學期沒有這個社團讓他覺得有些失落。
錢老師也覺得很可惜,班班老師要離開了。
不過,孩子,這就是人生阿;希望因為這個學期對表演的接觸,
可以讓你從此喜歡,甚至從事表演。
那,我們所做的,就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了。
目前分類:分享‧心情 (67)
- Jan 11 Thu 2007 00:14
That's it?
- Jan 06 Sat 2007 23:47
容易滿足
最近讓我開心的兩件事情。
我覺得我是個會很想要去知道,那些曾經出現在我生命裡的過客,現在過的怎麼樣的一個人;
所以我還蠻喜歡參加/辦(!?!)同學會的。
當然,讀過這篇的你們應該很能了解其中還是有些令人喪氣的地方。
不過知道還是有人肯定你,就是值得高興的,哪怕只是一封電子賀卡。
而收到大同14/15屆給的卡片,還挺窩心的。
心小小的,就很容易滿足。
但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事呢?
我現在很想要從事的行業是Band director/musical performer.
但是真的要能發生的機率實在太低了。
實習的有些低沉,提不起勁。
我還是很需要別人的輔導阿! 有誰可以輔導我呢?
- Nov 29 Wed 2006 22:05
你沒有長大,你不會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真的
海闊天空的一代--教改10年後
海闊天空的一代--教改10年後
以上兩個網址都可以線上觀看天下雜誌拍的一個短片。
"你沒有長大,你不會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真的"
聽到這句話,有種無奈又殘酷的真實感。
我其實沒有多喜歡天下;有人說過,如果把"天下"當成一個人來看,那他多重人格且多變的立場會讓人難以跟隨。
這期也是;專著在五個質性訪談上,若是有同時期大樣本的資料統計也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我自己有記憶以來大概出現過三個"夢想"--拿Noble Prize, 當賽車手,當籃球選手。
拿Nobel Prize是很小的時候的事了,也忘了是為什麼;
當賽車手是因為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迷上汽車,
當籃球選手是國中男生一致的想法。
想當然爾這些都沒有也不會發生。
到了高中我反而沒有任何對未來的憧憬;是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跟音樂以外的表演藝術相見恨晚。
但是現在我又能做什麼呢?就算我真的很確定我想要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實現。
- Nov 20 Mon 2006 15:05
emotion
I've been through quite an emotional flow this past Saturday,
so I guess it's a good idea to blog about it.
11/18(六)是大同高中校慶,也代表著這短短不到兩個月我與目前的高一高二的合作暫告一個段落。
就我這段時間的指導與觀察,我覺得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挺願意學習新事物,
也能對我所做出的建議與糾正做出改變。
也許這裡的孩子不是聰明絕頂,但肯學,有那種為樂團付出的傻勁,才是最重要的。
表演免不了還是會有渣渣,but I am proud of them;
you should give them credits when credits are due, especially when they deserve it.
這段時間裡最常出現的問題是加練會卡到補習,而小朋友們多以補習為重。
仔細想想,這樣的情形不是以前,我自己當高中生的時候,也發生過嗎?
我們的教育在中學的階段還是沒有告訴我們要怎麼樣去找到自己的方向。
好像目標都很明確--補習拿好成績,上好大學--then what?
我自己到現在也還認不清。
不過至少在校慶這一天,有可機會可以暫時卸下升學主義造成的負擔,燃燒一下屬於年輕的熱情。
看到自己教出的小朋友有不錯的表現,加上沉浸在青春洋溢的氛圍中,
有股略帶激動的歡欣在心中澎湃著。
下午去中正紀念堂看樂府,想了很多。
為什麼北部的高中室外樂旗隊會萎縮成這副德性呢?
有人說是自教改以來,以往高一高二可以玩社團,高三拼聯考的模式式微,
三年在校成績跟社團表現因為推甄申請的名額多起來而變得很重要。
所以為了有好的在校成績,補習的情況並沒有減少,
而社團最好也是選學術性社團,因為也許對推甄申請有幫助。
傳統上象徵"榮耀"的樂旗隊,因為要花去太多的時間且似乎看不到什麼效果,漸漸地人數越來越少。
也有人說,是現在的小朋友習慣於有立即反應的聲光刺激;
需要長時間投注專著力的活動失去了吸引力。
室外樂旗隊只有十分鐘的表演其實是用非常多的時間訓練起來的;
在短時間看不到效果,當然不太受青睞。
你說,那美國呢?
美國的中學/大專幾乎都有marching band, why?
因為marching band在football game的中場(half time)可以表演。
football/marching band是他們的文化。
而只要每個學校少則50~60, 多則200+的樂旗隊成員有人有興趣想要在室外樂旗表演的領域更上一層樓,
哪怕一校只有一個也好,就可以支撐起整個目前在美國的junior drum & bugle corps activities.
在美國,好的drum corps裡面有很多大學裡的音樂主修學生,
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樣的經歷對他們很有利--
以後找教職可以去中學當band director.
在美國,每個學校都會有專任的樂團老師,負責校內大大小小樂團的內容。
你有走過drum corps, 經驗豐富又有專業知識,工作當然好找。
雖說在美國當老師不見得是什麼地位崇高的頭路,
但至少是個可以溫飽,有教育愛的人也可以實現自我的飯碗。
所以這是個良性的循環:到處都有marching band, 所以有很多band director的工作;
有很多人參加marching band, 而只要其中一少部分人願意走drum corps, drum corps就活的下去;
從junior corps "畢業"的音樂系學生也轉變身分,成了指導marching band的新血老師/教育者。
台灣呢? 根本不是這樣。國高中的樂團幾乎都是外聘教練,紅牌的教練可以同時帶好多學校,
正牌音樂教育(如台灣師大)培養出來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懂室外表演的根本是付之闕如。
所以若是要以美國的管樂音樂教育/室外樂旗發展拿來當作台灣的借鏡,實在是沒什麼意義。
那你問說參加室外樂旗隊可以學到什麼?
專著力的培養、表演能力的提升、交到知心的好朋友、
學會時間管理、培養苦幹實幹永不放棄的精神、追求完美的毅力...etc.
這些在戲劇/舞蹈裡,不是也學的到嗎?
其實我自己本身現在最想學/想做的就是跳國標舞跟演音樂劇,但一直沒有機會;
最接近的一次也失敗了,呵。
我自己是在高中的時候暗自決定要加入台北樂府的--
你真問我為什麼,我也只能說"因為他們很酷"或"我想要跟他們一樣厲害。"
如果可以做出精采的表演,讓現在的小朋友覺得"樂府很酷"或"我想要跟他們一樣厲害",
那樂府還是有機會繼續下去。
但是最直接能體會室外表演內涵的高中樂旗隊人數減少,讓樂府的新人等比例的減少;
沒有人,做不出精采的表演;沒有精彩的表演,更吸引不到新人。
這是我們的惡性循環。
完全沒有天時跟地利的經營了十年,現在人又這麼樣的不合--
很想為樂府做些什麼但能力不夠又常捅婁子的執行長+內部意見常分歧的董事會,
要怎麼下去真的很容易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我才剛跟大同的學弟妹說,"如果你們對室外表演有興趣,歡迎加入台北樂府"--如果等他們高中畢業,
真的也對室外表演有興趣,卻發現樂府消失了--看來都是我不好,唉。
下午很沉悶。
一個小插曲是,在旗隊練習的時候,有位和藹、容光煥發的男士路過時給了旗隊一些建議,
又問了說這是什麼團體;
剛好我在現場,簡單解釋了一下說"是室外樂旗表演團體"。他又問說"是哪個團體呢?"
我說台北樂府。
這位男士露出一種恍然大悟又欣喜的表情,重重的握了握我的手,說了些鼓勵的話,
便好似另有要事地先走了。
他一走,才發現,原來是林懷民老師。
蠢阿~~~
晚上見證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
A君跟B小姐是感情穩定的男女朋友;這天晚上他們散步來到了大安森林公園。
走著走著,發現一個小舞台上有三個樂手正在演奏音樂,走進坐下一聽,
竟然剛好是B小姐最喜歡的曲子。
當兩人正沉浸在浪漫的氣氛中,忽然間兩旁簇擁上一大群手拿鮮花跟仙女棒的親友,
還有個大布條寫著"嫁給我吧!"
原來是精心設計過的求婚記。
當然A君成功地說服B小姐嫁給他囉,整個過程真的是蠻溫馨有趣;
這麼挖空心思的男主角,跟這麼有情有義的親友團。
我? 喔,是透過層層關係被找到的樂手,誰也不認識。
然後晚上教會學青團契聚會遲到,內咎。覺得我把生命的priority搞亂了;
實習,接case, 教會的服事,樂府...
結論就是,早上澎湃欣喜,下午沉悶+覺得自己好蠢,晚上會心的一笑+內咎。
呼。
- Nov 12 Sun 2006 21:33
mindset
大同高中的管樂團今年的高一是第十五屆,我自己當年是第七屆。
至於是什麼遊行?其實只是校慶的時候[會旗進場]時,樂隊站在執會旗的旗手前面,
"前導"會旗進場,在操場直線前進一百公尺。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嗯?
如果你覺得很簡單,有兩種可能;
一是你從來沒參加過任何的樂隊,
二是你已經參加過很高段的行進樂團,whether it's a marching band or a drum corps.
沒有參加過任何樂隊,自然對於"遊行"沒任何概念,認為不過是走個路,何難之有?
已經參加過很高段的行進樂團 (ex: 台北樂府樂旗藝術團)則會認為單純的marching forward不過是塊蛋糕。
從最基本的站姿:身體重心--上嘴/立正/稍息/的上下半身姿勢與樂器拿法--樂器角度--
到個人行進技巧的熟練,持續的平移身體重心,並且維持上半身的姿勢與樂器角度,
維持好的呼吸並且演奏樂器--
到整個樂團可以踏出整齊的步伐,所有的人都正確地跟在拍點上,知道如何在行進時去對齊排面,保持間距。
對我這些完全沒有任何行進樂團經驗的學弟妹們來說,一點也不簡單。
這不是我第一次回去指導大同管樂團;兩年前我有做過一樣的事。
不過去年大同操場整修,所以這個行之有年的校慶橋段去年沒發生;
因此,現在的高二在高一的時候沒有走過室外行進。
今年操場整修好了,樂隊又需要展現一下"行進"的能力,所以我又回去了。
在樂隊的時光是我高中時期最有東西回憶的一段日子。
其餘的,想來均是ㄧ片模糊--今天學妹問我,我高中的數學老師是誰?我還真想不起來。
離開大同後,我加入了樂府。在美國的時候走了Colts Drum & Bugle Corps.
室外樂旗表演成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雖然沒有拿pay, 但是我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回去,並且有機會跟他們介紹真正的室外表演是什麼樣子
(我有用多媒體教學--DCI影片搭配講解)。
也許這些人當中,將來有人可以加入台北樂府呢! 我這麼想著。
上一次有這樣的心境,是大五下學期在大安國中集中試教生活科技四週的時候。
生活科技,這樣一個科目,在考科掛帥,升學至上的環境裡,總是得不到太多的歡心。
那個時候我教的內容是製圖,更是稍嫌枯燥與無趣的領域。
當我在台上講解,帶教學活動時,心中想的是:有沒有可能因為我的教學,台下這些年輕學子們,
會對製圖/設計產生興趣?哪怕只有一個也好!
這些小我七八歲的學弟妹們,哪怕只有一個也好,願意加入樂府,我一定也會非常高興。
話說回來,我們中華民國台灣的教學環境跟社會風氣實在是太不利這些非考試相關領域了。
生活科技/室外樂旗,都是受害者;能在這兩個地方教到有成就感,絕對比教英文來的快樂。
- Aug 12 Sat 2006 22:07
比較
大一的時候我去參加了救國團舉辦的IAS--
International Affairs Seminar,
起因不過是單純的不想被一個心輔系的同學比過去罷了;
我跟這個同學,姑且稱為A女,大一上學期都選了徐戴愛蓮的美洲史--
一門老師是美國人,上課講英文,課本用原文的校必修。
一樣是大一的學生,A女展現出的風範讓我興起仿效之心,
所以當我看到她在英語系公佈欄前拿走IAS報名表時,
覺得"她行,我也行"的衝動,讓我報了名、考了試,參加了一回。
雖然後來知道她其實連報名都沒報。
引子這麼長,正題才剛要開始(好失敗的鋪陳阿~~~)
我想說的是,我常常一不留意就開始在心理面把自己跟其他人拿來比較;
而大學的時候,有一個人,在[學校]這個區塊裡,一直是我的假想敵,哈哈。
我們唸同一個系--一個大學聯考第二類組的科系。我們同屆。系上同組。
我們輔修的科系一樣。一個跟我們本科其實差去甚遠的領域。
我一進師大就打算要輔這個系了,只是沒想到居然有人跟我一樣;
當一個人跟你在[學校]這個生命中的區塊這麼接近的時候,
很難不去把自己跟她拿來比較。
我是個很被動的人,常常需要push才會成長前進;
這個跟我在學校/學業上這麼接近的人,其實很多時候就是push我的力量來源
(雖然我的表現依然很遜...)
She always sets the bar high.
大二的時候輔系+本系課多到爆炸,但是她辦的到,我也要辦的到才行;
她可以這麼厲害,我也不能差她太多才是。
大三的時候我離開學校一年,她開始為準備研究所努力。結果她考上了。
後來她比我早畢業一年,就在我開始實習的時候,她也考上了家鄉的正式教師--是輔系的科目。
Without her presence, the power that pushes me fades away.
我真的覺得她很厲害;研究所跟正式教師,雖然都不是我目前的目標,
但我也不覺得我準備的起來,更不要說能達到她的水準。
對於這位"假想敵",現在我只能說,我是輸的心服口服了 :p
其實本來是想好好寫篇文章恭喜人家,結果變成這種古怪的內容;
It's such a privilege to get to know you, Ms. Tsai.
Congratulations on all your achievements,
and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that you've given to me.
- Jun 17 Sat 2006 22:29
同學會小感
我覺得辦同學會難的不是找餐廳,而是敲時間。
如果用民主的方式,每個人把自己某一段時日內,有空的時段po在板上,
最後一定不會有"最好"的結果;不是要捨棄小明,就是要排除小張。
而先訂時間省去了許多詢問的麻煩,但是如果出席大不如預期,主辦人也會很悶。
不過為什麼我們還是要這麼吃力不討好的辦同學會呢?
2004的暑假,我參加Colts Drum & Bugle Corps.
在最後一個大家聚集的時間裡
(沒記錯是大家在housing site集合準備前往觀看禮拜六的finals,因為我們沒進 :p),
Greg Orwoll, the corps director, said, "This is the LAST time that this group of people will be together. So enjoy the moment."
其實就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享受當下"
在中華民國台灣,我們的教育制度把人們從小學到大學都用"班"這樣的制度給綁了起來。
也因為這樣,這些"班"的成員朝夕相處的日子非常的多,也或多或少有建立起特別的情誼。
尤其是,國小的音樂班。關於國小音樂班的故事可以另起許多文章,今天就先不談。
但人總是會畢業的,所以這些長時間建立的關係,就只能用其他的方式繼續維持下去。
而同學會,就是希望藉著把這些同班的人都找齊,能夠有回味過去,遠眺未來,享受當下的機會。
你說電話,網路,相片...etc. 可以取代面對面的悸動嘛? 不行。
但,不管是誰辦的什麼同學會,人總是不會齊 XD
真的,從畢業的那一刻起,這一群人,就真的不會再以同樣的景況相聚了;
總有人沒空,總有人出國,總有人睡過頭。
當然也有人對這樣的聚會起不了興致。可能多年前的某一天誰跟誰結了梁子,就算長大了還是幼稚地負氣不出現。
對同學會的主辦人來說,最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就是"會有幾個人/誰去阿?"
這個問題問的好。因為主辦人也不知道。
有人答應了卻臨時有事,有人明明說好了卻臨時變卦;現在進步到約定時間前十五分鐘傳簡訊說,
"臨時有家教,到不了。" 當然也有定不到機票的,還有臨時要出國的,簡直太五花八門。
主辦人先是覺得自己遇到了很多冷驢子,再是被放了很多鴿子。
唉,這個世界總是有這種吃力不討好又容易心灰意冷的差事。
我想如果要經營任何一個NPO, 都需要有這樣的磨鍊;
Given the fact that I am running a corps right now, such things should not be too annoyed to me, right?
再過一些時日,要辦有很多人出席的同學會,就只剩婚禮跟喪禮了。
看著辦吧!
- May 28 Sun 2006 23:40
So weird
Every time when I have confidence in something I do, I will fall.
This is the third time! Gosh.
I don't know where and what went wrong.
I've done my absolutely best I can think of. I don't think I could have done any better than that.
It does feel bad knowing that your own "best" is still not good enough.
~~only in my mind~~
- May 07 Sun 2006 23:29
哈
禮拜五,上完家教,跟小朋友說"老師要去理個龐克頭"後,
在師大理髮部完成了這個造型。NT. 150.
其實只是單純覺得,以後不會再有機會理這種頭,所以索性趁試教結束,
離畢業-->前往龍門報到還有兩個月之際,離經叛道一下。
往後的日子會是實習-->當兵-->工作,所以再要有機會頭毛變成這樣,
該是微乎其微。而且年紀也不再適合了。
23歲理這種頭,人家說你年輕不留白。
33歲理這種頭,人家說... 沒什麼好說。
就像初戀就該發生在16歲,那種少不更事,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
到了26歲才談戀愛,心境跟思想,行為跟表達,早已離16歲久遠,
想要體會青澀的甘苦,是個來不及。
長大是件拒絕不了的現實,所以趁還可以的時候,為自己留下些什麼吧!
(以上是個怪人理了個怪頭後的胡言亂語)
- Mar 25 Sat 2006 01:19
直銷
認識的人有幾位目前都從事直銷的工作;
雖然不是同一家公司, 但文詞間洋溢的感覺是同出一轍.
我真的要說, 他們的HR--教育訓練做的這麼好--員工的願景跟目標都很一致--
真的是非常成功.
還是要說是洗腦的很嚴重XD
ptt有直銷班DirectSales
還~~蠻有趣的.
- Feb 21 Tue 2006 06:48
2/18(六),追星
我從小到大一向沒有什麼所謂的"偶像";
頂多就是幼稚園的時候喜歡小虎隊跟張雨生,如此而已。
所以我也會去追星,實在是件很奇怪的事。
這個人是John Lee,李昆霖。
他的網站
第一次看到他的網站是大三那年在美國的時候;
"怎麼有人可以這麼會念書+會玩+臉皮厚???"
整個就覺得,簡直太讚。
在傲月傳說(telnet://bbs.ite.ntnu.edu.tw)上的I.SH板第80篇有短短的幾個字為證,
當初PO的時間是03年Thanksgiving break之際。
後來斷斷續續有在瀏覽他的網頁;雖然他有些行為實在也不怎麼可取,
但你很難不對他的多數行徑感到佩服。
總之呢,他最近出書
其實就是他網站上比較精彩刺激的內容集結成書;
節錄一下出版社的宣傳文字:
李昆霖這個遛鳥博士,三十歲不到,足跡就已踏遍全球三十一個國家,1999年開始,他網站上那搞笑、肆無忌憚的遊記,已娛樂了近百萬人,至今仍絡繹不絕。本書除了集結他令人噴飯的環球遊記,還收錄一些尚未在網站上曝光的成長記事,精彩可期!
如果你已是那百萬分之一,你一定不能錯過;如果你還未曾見識他的威力,那你更不容錯過,因為,全世界都擋不住李昆霖!
嗯,我買了一本,若是有興趣可以跟我借。
而上禮拜六是簽書會;
書都買了那當然是去拿個簽名吧。
詳細過程去他的網站裡面有其它人的日記,我就不贅述了;
果然,"當追星族並不簡單",John幫每個人都簽名+拍照,
所以排隊花了一點時間,哈。
卡神楊慧如幫他寫了序,也在簽書會現場出現,所以也找她照了相
新聞有報導過她曾經比醜拿過冠軍,所以央請她與我醜一下;
大致上就是這樣;去看看John的網站吧!
- Jan 13 Fri 2006 20:15
幾句話
整房間的時候找到幾張小紙條, 還有點饒富趣味.
Do not forget that giving joy gives joy in return.
~F. Nietzsche
Live for the present, dream of the future, learn from the past.
~anonymous
Life can be understood only by looking backward, but lived only by looking forward.
~anonymous
- Jan 09 Mon 2006 17:57
Collection
因為看了這篇,
在師大夜市看到一台相同的機子, 就毫不猶豫的投資了NT. 50.
我覺得我會喜歡的轉蛋就是這種有大東西跟小東西/加加減減的風格;
之前也只買過那種穿著動物偽裝的維尼/可以脫下偽裝出現一個小維尼的
總共轉過八個維尼, 其他四個都送我媽了(她也很喜灣維尼).
不過總沒有蒐集全套的衝勁耶; 本來是想以不喜花錢做答辯,
但是發現自己其實花了遠比轉蛋多許多倍的錢購入了很多DCI[註一]的商品...6rz.
Legacy Collection DVDs, 1980, 1983~1999
VHS, 2001 Div.1, 2002 Div.1, Div 2/3
DVD sets, 2000, 2003, 2004
Star of Indiana Anthology
2004 Colts individual performance dvds, quarter/semi [註二]
CD set, 2002
大合照!
當然不是一次買下來啦; 最早是01年底從網路訂該年的Div.1 VHS set;
02年參加DCI到現場買了6片LC dvds, 該年底訂了02 Div.1~3 vhs set & Div.1 cd set.
03年從dci電子報抽中2003 dvd set,
04年暑假在現場買了另外6片LC dvds+Colts dvds,
年底訂了00/04 dvd sets, Star of Indiana Anthology,
05年又去現場買了6片LC dvds.
以上這些vhs/dvd/cd加起來大概可以買1000個轉蛋左右...uh...
每個人的偏好不同, 花的錢也不同; 有人說過我是"省小錢, 花大錢";
that's probably correct in certain sense. 6rz.
[註一]: DCI為Drum Corps International 的acronym,
為一掌管統籌北美junior drum & bugle corps比賽/行銷的NPO. 詳見官網
[註二]: Colts drum & bugle corps是我2004暑假參加的樂團, 見樂團網站或
我這本相本
- Jan 05 Thu 2006 13:50
推薦
ptt2的8A板, 昨天的ㄧ篇
15450 1/04 l74u11h27 □自在游泳‧公平收費(女生泳費四分之三!)
引起了一整串的討論. 相當值得思考思考.
我覺得8A板的戰文素質相當的高, 比起西斯或黑特那種就可風格的戰文更讓人有真正更多思考的空間;
8A的鄉民水準都真的挺高的(使用文字遣詞邏輯推演).
之前體罰討論串是另一例.
有閒的話可以去看看阿~
- Nov 14 Mon 2005 22:51
這禮拜三, 比賽
不是師大校運會, 雖然我本來很想再跑個短跑,
不過望著自己較3年前膨脹許多的肚子, 跟增加的體重, 就決定還是把它留在美好的回憶裡吧.
(按: 大二那年, Cheevan參加師大校運100m比賽, 成績12秒80, 沒有進決賽;
以現在我的體重水準要超越3年前的自己是沒啥可能, 而且這3年中膝蓋跟腳踝都受傷不只一次)
所以要比什麼? 其實是
94學年度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 大專B組小提琴獨奏
(B組就是非音樂系組的意思)
指定曲是24 Caprices for Violin Solo Op.1 No.24 by N. Paganini,
自選曲是Chaconne by T. A. Vitali.
時間:11月16日下午1時30分開始
地點:臺北市立誠正國中學生活動中心
本來就是志在參加的一個決定; 總該留下些什麼, 還是當學生的時候.
祝我好運吧, wish me luck!
- Nov 05 Sat 2005 02:39
隨性記記
1. 延畢的大學生下個禮拜遇到的是期中考週...是個沒有任何考試但作業報告成堆的期中考.
本系的教學實習在寫教案; 主題將是簡介科技/科學, 利用boomerang說明並實作且實施活動.
找的資料越多才覺得簡直是大有學問...還是卡在其背後的原理(也就是科學的部份...6rz).
自己都不懂怎麼敎 @@
試擲還把家裡那把別人送的boomerang摔壞, 嗚.
台北哪裡買的到呢? ebay上的好貴喔.
2. 輔系的教學實習也是在寫教案; 又到了絕處逢生力挽狂瀾procrastination的地步了, 唉.
3. 教原跟幾位數學系大二的學生同組; 很有頭腦的一群. Debate的同組亦是睿智之組合.
比人家老, 卻沒有任何長足之處, 愧矣.
4. 網路世界中存在許多各領域的佼佼者; 尤其近來blog當道, 不管是球評/影評/社論...etc.
都可以看到比一般媒體報章雜誌更出色更鞭闢入裡的觀點.
5. 能源與動力...上的很無力.
6. 應該是一定會去實習; 本來一直覺得會比較想去實習英語, 但是最近居然不再排斥生活科技.
歸因於boomerang激起我想搞好的勇氣. 不過卻越來越不懂(gyroscopic precession).
那種美國網站上有在賣的產品台灣到底哪裡直接買的到?
7. Paganini 24 caprice Op.1, No, 24. 繳了八百塊, 目前瀕臨棄權, 實在幾乎練不起來.
8.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and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 "
~MacArthur's Prayer for his son.
這篇的主角, 麥克阿瑟將軍的兒子, 後來到底怎麼了呢? 據說他改名換姓,
選擇不走父親所期盼的軍旅生涯. 後來, 好像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去哪裡, 作了什麼.
- Sep 19 Mon 2005 21:05
I failed.
I failed. I didn't qualify for the Basic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ourse.
I thought I did a decent job for the pre-exam, but it seems I didn't do well enough to qualify.
Sigh; I am simply not good enough.
- Sep 11 Sun 2005 22:23
雜
一些短的感想, 參在一起當雜記吧.
首先是好物入手之推薦--Adidas Clima Lite TD Running Shoes
主打Adidas這幾年的新科技ClimaCool, 讓腳掌在行進中能持續有空氣流動而能增加舒適性;
穿起來傷當舒服, 實際拿來跑步也的確能感受到微風輕拂腳丫;
若平常有在跑步是雙可以考慮的配備. 相近產品不少, 但是就造型上來說這雙我給很高的評價.
另外最新款的ClimaCool Revolution 也不錯.
在公館的摩馬克以NT. 2200購入.
Kim Clijsters 傷癒復出, 拿到生涯第一座大滿貫冠軍(US Open); 她小我一個月又十天.
不過同樣是Belgium的女網選手, Justine Henin-Hardenne 卻成名的比較早, 歷來成績也比較顯赫.
想想比利時人口也跟台灣差不多, 嗯.
黑人在V Channel 主持的"我愛黑澀會"真是個相當吵雜的節目, 看了讓人覺得好累;
還是我老了?
師大附中的畢業典禮上的短片.(按右鍵新網頁開啟)
有看過Hitch這部電影的應該很能類比吧, 呵.
要開始第9個學期的大學生學習了; 異常的平靜, 嘿.
最後用CBS的DCI報導為結束. 按此
- Sep 03 Sat 2005 20:53
回來了
似乎錯過了很多東西; 回到routine life總是會有失落.
為自己加油.
我知道我的生命意義是什麼.
Cheers!
知道大家過的很好, 雖然無法親自參與其中, 但藉由網路, 天涯若咫尺.
當然還是會有惆悵, 畢竟百聞不如一見.
繼續學習.
- Aug 25 Thu 2005 01:58
到台南了~
與家父輪流駕車約五個鐘頭後(中間有休息啦), 從台北來到了外公及舅舅位於南門路上的家.
週末開始要參加的營會是2005年第二十五屆大專門徒營
這樣文章好像太短了...加兩句quotes好了.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life that count.
It's the life in your years.
下面這個我很喜歡;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半夜兩點借表妹的電腦來用; 也該去睡了. 晚安!